中风康复

Sequela of apoplexy

(Post-stroke)

什么是中风?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罹患中风(stroke),其中500万人死亡,500万人落下残疾。脑中风的主因是脑内的循环障碍,如血管破裂出血或血管梗塞,造成脑细胞缺乏氧气与养分,进而导致脑部损伤,无法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其临床后遗症包括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二便失禁等等。因本病发病急速,且变化快,如风之猝然,故名脑中风或卒中。

按照造成大脑血供异常原因的不同,中风分为两大类型:

 

1)缺血性中风(如脑血栓、脑栓塞等),主要是有血管内脂肪堆积所致。脂肪堆积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细胞受损。血栓可形成与颅内,也可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颅外的血栓通常来自于颈部,也可来自于心脏,当出现心率不规则,即发生心房颤动时,易产生血栓;

 

2)出血性中风(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是由于血管破裂出血后血肿及水肿挤压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有时,中风的临床症状会在24消失内完全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小中风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简称TIA。有些TIA的症状仅持续数分钟。一旦怀疑是TIA,也必须立即送医治疗,因为TIA是发生完全性中风的高风险预警信号。

 

近年患病人数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且向低龄化发展。若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最理想举措乃是预防各种危险因素,脑中风的易患人群也应注意生活作息,降低中风风险。

“醒脑开窍针刺法”

治疗中风后遗症

患者罹患中风半年后,遗有肢体或语言、视、听等功能缺损的一般列为后遗症期。

中风后遗症包括吞咽障碍、语言謇涩舌強失语、肢体痉挛或萎软、手指握固或手指功能障碍、肩周炎、足内翻、抑郁症与焦虑症、血管性痴呆、小便失禁、便秘、症状性癫痫、高血压等。

通过运用针刺刺激特定穴位,不但可以醒脑开窍,还可以达到通经脉、调气血等作用。研究表示针灸可以调整循环系统,包括冠脉循环、心律、血压、脑供血等,还可以有效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肢体功能。

​因此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可依脑部受损部位及程度,合并用针灸与复健治疗。

脑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种之一,对脑中风防治已经引起国际卫生界的高度重视。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院士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对针灸、中药治疗脑中风的研究,1972年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简称醒法)治疗脑中风新理论。近40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临床观察研究、基础研究使“醒法”不断完善。醒脑开窍法,从字词含义理解,是指通过针刺以复苏人体脑窍及其连属组织的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开发、恢复大脑具有主宰传导、联络和支配作用的治疗方法。

“醒法”首先应用于脑中风。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应用醒脑开窍法治疗国内外中风病人已超过200万人次,资料完整、有统计意义的患者已超过万例,它的临床效果及实用价值受到国内外医界一致好评。本法适用于中风治疗,尤其对于脑中风后遗症及多种合并症,如吞咽障碍、失语、抑郁焦虑症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黄帝内经》称中风为“大厥”“薄厥”,“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各家认识及学说颇为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石学敏院士在继承古代各家之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针对中风病的两大症状——神志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其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的闭塞不通,脑功能异常,亦即“元神之府”失用,脑窍闭塞则神无所依,肢无所用,明确提出中风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确立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

在手法操作上,古代医家基于“正气本虚,风邪外入”而致中风的观点,以“疏经活络”“风取三阳”法治疗中风,故行针施术多以“补”法为主。石学敏院士基于中风病“神窍匿闭”之病机学说和“启闭开窍”针刺法的确立,提出行针施术以“泻”法为主,并对每一俞穴的操作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醒脑开窍”针法其核心立足于中医整体观念,强调“神”的作用,在《灵枢经》中早有“粗守形,上守神”的学术思想。“神”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核,强调人体内在积极因素的调遣,激发生命潜能,协调脏腑功能,维持机体相对平衡,和调形体和精神健康。

参考资料来源:
《脑卒中与醒脑开窍》,石学敏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http://www.stroke.com.tw/
http://www.tpech.gov.taipei/
http://www.worldstrokecampaign.org/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1104560422.htm

10 类中风 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最易患卒中,90%以上的卒中发生在40岁以上。年龄越大,动脉硬化的程度越重,卒中的机会也越大,死亡率越高。

​大部分卒中患者均有高血压史。高血压与血压正常者发生卒中的比例为7:1。

据统计,70%的卒中患者都有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主要发生在大动脉和中等动脉,受累的动脉管腔狭窄,极易引起脑供血不足、管腔阻塞而导致脑梗死。

糖尿病患者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和高黏血证等,这些都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据资料统计,约有20%的脑卒中患者患有糖尿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造成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易伴有脑血管畸形,易发生出血性卒中。患有冠心病的人易发生脑栓塞而导致缺血性卒中。据报道,心肌梗死后的卒中发生率约为89%。

TIA可损害脑功能,增加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据统计,约1/3的TIA患者在3年内可发展成脑卒中。

​肥胖者常伴有内分泌代谢紊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进一步发展成脑卒中。

资料表明,吸烟者中风发病率比不吸烟者多25倍。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可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性和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为卒中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嗜酒者卒中发病率也比一般人多1倍,饮酒过度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速,一旦脑血管破裂就发生脑出血。

调查资料表明,父母死于卒中的子女比一般人发生中风高4倍。直系上代有卒中者,其中中风的发生率要多2.5倍。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在出血性卒中病人家族中,除高胆固醇血症以外,呈低凝状态者多见;而在缺血性卒中病人之家属中,高胆固醇血症和血液高凝状态者发生率较高。

A型性格的人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差,容易激动和紧张,大脑皮质兴奋,全身小动脉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已经变硬变脆的动脉内压力增大,易导致脑出血或脑血栓的形成。

如何 预防 中风

食盐会使血压水平上升。减少盐类的摄入,让血压保持在较低水平。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而儿童的摄入量应该更低。

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

建议曾经历心脏病发作的患者、被确诊为罹患心脏疾病或者心律不齐的患者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积极预防发生中风。

戒烟、减少饮酒。

运动方式可以采用快走、散步、骑自行车或有氧运动。运动量因人而异,但每周至少运动3~4次,每次30~60分钟。坚持锻炼能促进胆固醇分解从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并能接触精神紧张和疲劳。

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鱼类、红萝卜、蔬果、绿茶和牛奶对中风有预防作用。

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FAST 识别中风

虽然中风发病突然,但如果治疗及时,这些症状是可以逆转的。因此一旦怀疑发生中风,迅速就医极为重要。美国的公众教育中,FAST识别法可帮助识别中风情况。


F- Face (脸部):是否出现一侧脸部下坠,口角歪斜?能否做微笑表情?


A- Arms(手臂):是否出现肢体软弱无力?两只手臂是否都能抬起?


S- Speech(言语):是否出现言语不清?


T- Time(时间):如果察觉上述任何症状的出现,尽快就医。医生会立刻对您进行评估,确定中风发生的部位和类型。

Recommended
Professionals

Share via
WordPress Lightbox Plugin
Send this to a friend